危险藏于细节:企业中的各种“小问题“其实就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个蚁穴。工作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都会造成不可想象的事故。
危险预知
危险:可造成某种后果的不良事件,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或特定情况下,将发生的可能性。常指危害或危害因素。如果真正意识到是危险,就会采取安全措施。要养成这样的习惯,随时想一想“下一步要进行的作业存在什么危险”,“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危险”,然后才进行作业。
班组通过培训分析操作过程中的动作,发现各种危险因素,并总结出一套安全操作方法。其危险辩识、预知操作步骤如下:
1.选择一项操作过程作为分析对象。主要选择曾重复发生事故时操作或采用新设备、新工艺、新材料的操作。
2.对此项操作进行分析。先把整个操作过程分解成几个有次序的联续动作,每一个动作做什么都应详细写出来。
3.辩别危险。对每一个动作都要问问自己这样做可能发生什么事故,并用下列方法找出答案:
1)有没有物体碰人的危险。
2)操作人员会被物体刮着、夹着吗?
3)操作人员会被绊倒或滑倒吗?是跌倒在设备旁还是跌落在地面上?
4)操作人员的推、拉、举等动作,会使他扭伤吗?
5)作业环境中有没有毒气、蒸汽、烟雾、粉尘、热辐射等有毒有害因素?
6)在寻找操作中的危险和潜在事故隐患过程中,必须对操作全过程进行细微的观察,直至把各种危险和潜在事故都辩识出来为止。
7)提出安全操作方法。对每个可能的事故或危险,要问自己或与有经验的操作者讨论怎样做才能避免事故,提出安全操作方法。
危险源
1、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潜在的不安全因素。
第一种危险源: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,
第二种危险源:导致约束、限制能量措施失败和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。这是内在原因也就是管理的问题。
“人的失误”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预定的标准,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被看作是人失误的特例。人的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,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。
“物的不安全状态”:可以概括为物的故障,由于性能低下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,可直接约束限制能量危险物质措施释放而发生事故。
环境因素:指系统运行的环境,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误。
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、建造时已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,因此事故预防工作的重点是第二危险源的控制问题。
2、危险源的辨识
是防止事故发生的第一步。只有找到危险源,并对其进行控制,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。在危险辨识时确保充分性,应考虑以下内容:所有进入施工场所人员;所有施工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;场所和环境。三种时态、三种状态。
上海施代科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高压水射流清洗公司,是一家集科、工、贸为一体的现代工业服务型企业。迄今为止,公司业务涵盖油气管道清洗、反应釜高压水清洗、换热器高压水清洗、储罐锅炉超高压水清洗、高压水射流清洗及检维修等,公司引进美国先进Jetstream超高压清洗设备,配备德国Spirstar超高压软管系列及美国Stoneage超高压清洗工具,专业致力于各种换热器、反应釜、冷凝器、汽轮机、再沸器、管道、储油罐等结垢的处理。若您有任何高压水清洗需要,欢迎致电:021-67327269 13585997288。